主要成分 | 蟾酥提取物 |
提取来源 | 蟾酥 |
检测方法 | TLC |
含量 | 10:1 |
外观 | 棕色粉末 |
包装规格 | 25公斤纸板桶 |
规格 | 25公斤纸板桶 |
包装 | 25公斤纸板桶 |
主要用途 | 医药保健品原料 |
保质期 | 720 |
【中药名】蟾酥 chansu
【别名】蛤蟆酥、蛤蟆浆、蟾蜍眉脂、蟾蜍眉酥、癞蛤蟆浆。
【英文名】Bufonis Venenum。
【药用部位】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的干燥分泌物。
【动物形态】体长约10厘米,粗壮,头宽大于长,吻圆,鼻孔近吻端,眼间距大。前肢长而粗壮,后肢短,左右跟部不相遇。皮肤极粗糙,头顶部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腺。体背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。腹面庞大肤色随季节变化,且雌雄不同,前者色淡,后者黑绿色(生殖季节)。腹面有棕色细花纹。无声囊。
【产地分布】穴居于泥土中或栖息于石下及草丛中,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夏、秋季捕捉,捕得后洗净,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白色浆液,将其置圆模型或玻璃板上晒干,即得蟾酥。
【药材性状】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,紫黑色或黄褐色,表面多光滑,断面角质状,有胶质光泽,气微腥,味麻辣,粉末易使人作嚏。新断面遇水易泛出白色乳浊液。其中,呈薄片状者为“片酥”,呈圆饼状者为“饼酥”,呈橡棋子状者为“棋子酥”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。归心经。